知识产权保护第一平台 咨询热线:13808808035

侵犯软件著作权罪与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区别

时间:2016-01-15 11:03来源:

【发表人】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 邱戈龙

【关键词】侵犯著作权罪、加密锁

【案号】(2015)海刑初字第255号(文书详情参照中国裁判文书网)

【导读】盗版软件侵权,一般涉嫌两个罪名,即刑法第217条的侵犯著作权罪,刑法第218条的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前罪重且追诉的起点低(最重可以判7年,5万起点),后罪轻且追诉的起点高(最重只能判3年,起点10万)。司法实践中,经常适用侵犯著作权罪,而鲜用销售侵权复制品罪。除了因为侵权人多存在复制发行情况外,还有立法和司法解释问题。

【基本案情】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13年7月起,被告人李某伙同被告人刘某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淘宝网店“加密锁软件总店”、“软件服务之家”销售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享有著作权的软件的加密锁(软件破解驱动程序),销售金额为人民币19万余元。庭审中辩护人辩称被告人李某没有复制涉案软件作品的行为,其行为应认定为销售侵权复制品罪。本经法院审理认为,对于辩护人提出李某的行为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的辩护意见,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复制发行”他人作品包括复制、发行,也包括既复制又发行;且“发行”包括批发、零售等多种形式。本案中,虽没有证据证实李、刘实施有相关复制他人软件的行为,但其二人通过淘宝网店向他人出售涉案软件加密锁,该加密锁避开了著作权人的软件加密保护功能,使他人无需购买正版软件加密锁就可以正常使用涉案软件,属于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变相销售他人享有著作权的软件作品行为, 应认定为刑法上的“发行”行为;属于“情节严重”,故李某、刘某的行为应以侵犯著作权罪论处。

【法律识别】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侵犯著作权罪都是与著作权有关的犯罪,司法实践中,经常适用侵犯著作权罪,而鲜用销售侵权复制品罪。除了是因为从重打击以外,还有立法和司法解释问题,实际上两者是可区分的。

  专业处理软件著作权案件的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的首席法务官邱戈龙认为:虽然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与侵犯著作权罪都是与著作权有关的犯罪,但是二者是两种根本不同的犯罪行为,两罪的区分在于:1,主体要件不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主体只能是侵权复制品制作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或单位,侵犯著作权罪的主体一般是制作者,有时可能是与制作者通谋的发行者或销售者;2,犯罪客观方面不同。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销售侵权复制品且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行为;侵犯著作权罪的行为方式则可以是复制发行或出版,也可以是制作、出售,且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就构成犯罪;3,二者追诉的起刑点和法定刑不同,侵犯著作权罪重且追诉的起点低,最重可以判7年,5万起点,后罪轻且追诉的起点高,最重只能判3年,起点10万。

  (更多案例解读敬请关注www.ichatok.com)

 

知呼【侵犯商业秘密罪辩护律师】侵犯商业秘密罪经侦报案_侵犯商业秘密罪无罪辩护_商业秘密保护_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例_软件著作权_侵犯著作权罪

知呼【侵犯商业秘密罪辩护律师】专注于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著作权罪辩护,全国的案件胜诉率遥遥领先。实现商业秘密、软件著作权一站式保护网,为大中型企业提供侵犯商业秘密罪辩护、侵犯商业秘密罪经侦立案、软件著作权维权、侵犯著作权罪经侦立案、商业秘密鉴定、侵犯商业秘密罪审计等知识产权法律服务。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