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机密
-
0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行为与反向工程的界限 侵犯商业秘密行为和反向工程在某些方面容易混淆,研究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与相似行为的区别应首先明确反向工程的范围。行为人以不侵犯商业秘密的手段获取商业秘密的行为包括: (1)独立研发获得; (2)反向工程所得;...
-
0
一侵犯商业秘密罪行为的概念 如今的商业竞争中迫切需要商业秘密这种特殊的智力产物,因其具有非常高的商业价值,由此可以衍生出潜在或者实际的商业利益。对权利人来讲,商业秘密是现代化商业竞争的有力工具。由于商业秘密的高价值性,也使得侵犯商业秘 密的...
-
0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如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创新是关键,从而商业秘密的巨大经济价值也日益凸显,商业秘密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项有力的竞争武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也是层出不穷,侵犯商业秘密的刑事案件呈上升趋势。虽...
-
0
摘要 1997年新刑法首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罪, 这是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愈演愈烈,给权利人造成的财产损失越来越大的新情况而制定的。通过刑法手段打击犯罪,对商业秘密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正确地理解我国刑法对侵犯商...
-
0
商业秘密是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对象,也是刑法的保护对象,本罪成立的前提就是商业秘密的存在。因此,如何认定商业秘密就成为准确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关键问题之一。 《刑法》 第219条第3款规定:本条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
-
0
侵犯商业秘密罪与民事和行政领域的认同有所不同,其对主体与客体的要件方面具有更严格的规定。那么侵犯商业秘密罪如何认定?其在行为方式上有何不同?在主体与客体要件上有何不同认定要求呢?可以说,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在民事、行政和刑事领域都有相关的立...
-
0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非法获...
-
0
1、改变罪名设置,将侵犯商业秘密罪名进一步细化 改变我国现行刑法将侵犯商业秘密罪规定为一个具体罪名的设置方法,将该罪确定为一个类罪名。根据犯罪主体、性质和社会危害性的不同设置相关罪名。 第一,根据犯罪主体身份的特殊性设置职务侵犯商业秘密罪,并...
-
0
自我国《刑法》1997 年增设侵犯商业秘密罪以来,侵犯商业秘密案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在所有侵权案件中,对侵权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比率却不高,主要是因为我国法律对该罪犯罪构成和行为方式的规定过于笼统和粗疏,侵犯商业秘密罪将主体、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
-
0
我国《刑法》中对商业秘密的界定揭示了商业秘密的本质特征。一般认为,商业秘密最主要的特征为经济性和保密性,其中,我们将保密性视为保护商业秘密的手段,将经济性视为保护商业秘密的功能,经济性和保密性作为侵犯商业秘密罪最主要的特征影响着该罪的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