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第一平台 咨询热线:13808808035

专利侵权诉讼中专利无效有哪些程序

时间:2015-12-29 10:27来源:未知

        目前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几乎是必经的程序。大量无效宣告请求都是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出现的,即当专利权人向专利管理机关或人民法院控告某个单位或者个人侵犯专利权时,被告几乎无一例外地会反过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请求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1.提起专利无效宣告的理由

  根据中国专利法和实施细则的规定,在实践中请求宣告无效的主要理由包括:根据专利法第22条,不满足新颖性、创造性或实用性;根据专利法第26条第3款,公开不充分;根据专利法第26条第4款,说明书不支持权利要求书;根据实施细则第21条第2款,独立权利要求缺少必要技术特征;根据专利法第33条,修改超出原始公开范围;根据实施细则第2条,发明主题不属于授予专利的范围;根据实施细则第13条第1款,属于重复授权;根据专利法第9条,属于在后申请。另外,还有根据专利法第25条,属于不应授予专利权的主题。
 

  2.提起专利无效宣告的时间

  根据中国专利法第45条的规定,自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的授予不符合专利法有关规定的,都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权无效。
 

  一般而言,在侵权诉讼中被告提起无效宣告请求,目的在于可以让法院正在审理的侵权诉讼能够中止。但是,如果在法院正常审理过程中、甚至在法院审理即将做出结论时收到无效宣告请求受理通知书和中止审理的请求,将严重影响正常的审理过程。要想中止一项已经立案的专利侵权诉讼,被告应当在收到法院传送的起诉书副本后的答辩期(一般是15天)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并据此提出专利侵权诉讼中止请求。
 

  3.无效宣告证据的提出

  一般而言,在无效宣告程序中,请求人(即侵权诉讼中的被告)负有举证责任,即请求人应当提供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为了防止请求人利用程序拖延时间,专利法实施细则对请求人提供证据的期限进行了规定,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66条的规定,在专利复审委员会受理无效宣告请求后,请求人可以在提出无效宣告请求之日起一个月内增加理由或者补充证据。逾期增加理由或者补充证据的,专利复审委员会可以不予考虑。因此,对于无效宣告请求的理由和证据,应当在提出无效宣告请求之日起一个月内全部补充完毕,否则,逾期提交的证据和理由有可能会面临不予采信的结果。
 

  4.对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救济途径

  根据专利法第46条的规定,在专利复审委员会做出无效审查决定后,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专利权无效或者维持专利权的决定不服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中国司法管辖的规定,涉及到专利无效的行政诉讼,目前都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而且是行政诉讼一审。当事人对一审结果不服,可以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即二审)请求。二审是终审,其决定具有最终效力。

知呼【侵犯商业秘密罪辩护律师】侵犯商业秘密罪经侦报案_侵犯商业秘密罪无罪辩护_商业秘密保护_侵犯商业秘密罪案例_软件著作权_侵犯著作权罪

知呼【侵犯商业秘密罪辩护律师】专注于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著作权罪辩护,全国的案件胜诉率遥遥领先。实现商业秘密、软件著作权一站式保护网,为大中型企业提供侵犯商业秘密罪辩护、侵犯商业秘密罪经侦立案、软件著作权维权、侵犯著作权罪经侦立案、商业秘密鉴定、侵犯商业秘密罪审计等知识产权法律服务。

延伸阅读